Also by EU-China Energy Cooperation
Platform Project
2020
EU China Energy Magazine Spring Double Issue
EU-China Energy Magazine Summer Issue
中欧能源杂志夏季刊
EU-China Energy Magazine Autumn Issue
中欧能源杂志秋季刊
EU-China Energy Magazine 2020 Christmas Double Issue
中欧能源杂志2020圣诞节双期刊
2021
EU-China Energy Magazine 2021 Spring Double Issue
中欧能源杂志2021春季双期刊
EU-China Energy Magazine 2021 Summer Issue
中欧能源杂志2021夏季刊
EU China Energy Magazine 2021 Autumn Issue
中欧能源杂志2021秋季刊
EU China Energy Magazine 2021 Christmas Double Issue
中欧能源杂志2021圣诞节双刊
2022
EU China Energy Magazine 2022 February Issue
中欧能源杂志20222月刊
EU China Energy Magazine 2022 March Issue
中欧能源杂志20223月刊
EU China Energy Magazine 2022 April Issue
中欧能源杂志20224月刊
Joint Statement Report Series
Electricity Markets and Systems in the EU and China: Towards Better
Integration of Clean Energy Sources
中欧能源系统整合间歇性可再生能源 - 政策考量
Suppor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Renewable Generation in EU and China:
Policy Considerations
中欧电力市场和电力系统 - 更好地整合清洁能源资源
支持中欧可再生能源发电建设: 政策考量
ENTSO-E Grid Planning Modelling Showcase for China
ENTSO-E 电网规划模型中国演示
Integration of Variable Renewables in the Energy System of the EU and
China: Policy Considerations
内容目录
Also By EU-China Energy Cooperation Platform Project
中欧能源杂志20224月刊
序言
1、消费者参与能源市场——中欧P2P电力市场比较
2、欧盟能效解决方案助力中国实现双碳目标
3、含水层储能技术在中国的复兴
4、利用静电斥力清洁太阳能电池板可避免高达30%的电力损失
5、加速向零碳转型
6、处在十字路口的氢能产业
7、简讯
8、报告推荐
Also By EU-China Energy Cooperation Platform Project
序言
1、消费者参与能源市场——中欧P2P电力市场比较
2、欧盟能效解决方案助力中国实现双碳目标
3、含水层储能技术在中国的复兴
4、利用静电斥力清洁太阳能电池板可避免高达30%的电力损失
5、加速向零碳转型
6、处在十字路口的氢能产业
7 简讯
8 报告推荐
尊敬的读者朋友,
欢迎您阅读《中欧能源杂志》20224月刊。
31日,中国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与欧盟能源专员卡德
·西Kadri Simson)共同以视频形式主持召开了第十次中欧能
声明》中各项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讨论。
出更大贡献。我们讨论了中国和欧盟的消费者如何通过P2P
能技术(ATES)未来的发展前景。
希望您喜欢本期刊物中的文章,我们也期待大家的反馈!
祝您阅读愉快!
Flora Kan
中欧能源合作平台(ECECP)项目主任
1——P2P
-
欧盟联合声明报告《中欧能源系统整合间歇性可再生能源》
Integration of variable renewables in the energy system of the EU and
China
)指出,灵活性是克服间歇性可再生能源能源系统整合相关挑战
的关键。报告作者呼吁,应重视对不断演变的配电网络及地方性能源
[1]
ECECP
青年研究生学者
Helena Uhde
对点对点
P2P
)电力市场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在中国和欧盟的发展现状、监管
和实施情况提出了一些洞见。
欧盟和中国分别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气候目标,欧盟宣布到2050年成为
气候中和大陆,而习近平主席则提出中国要到2060
些目标只有通过彻底的能源转型才能实现。根据IEA的情景分析,中国
要实现碳中和,需要将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从2020年的25%左右增加到
2030年的40%206080%[2]计到2060年,仅光伏发电占
比就将从4%提升至45%。欧盟的目标则更具雄心,宣布将把2030
再生能源占能源结构的比重目标从32%提高到至少40%[3]。实现如此规
变。
同,但随着能源系统中可再生能源比例的提高,双方面临的共同挑战
变得愈发明显。一个根本性的挑战是需要近乎实时的本地供需信号来
平衡系统并保持系统可靠性。此外,要实现必要的灵活性还需要有更
积极的需求侧参与,比如以辅助市场和需求响应机制的形式。
提高灵活性的一种方法是将电力系统的需求侧暴露于不断变化的市场
“P2P。此类通常是地方性电力市
场,消费者和小型发电商可以以对等的身份进行电力交易。其他能源
商品,如冷、热能和灵活性服务,也可以在P2P市场上交易。这些电力
市场能充分调动消费者的参与积极性,同时为小规模发电创造新的商
业模式。P2P电力市场通常采用物理和虚拟两层设计:物理层用于电力
传输,虚拟层用于电力交易,如图1所示。
1P2P电力市场的简化示意图
图片来源:
Freepik
P2P
不同于电力批发市场P2P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消费者成为了电力市
场的参与者。欧盟通过其2019所有欧洲人的清洁能源一揽子
计划Clean Energy Package for All Europeans),引入了能源社区
一立法概念,定义了消费者单独或以社区的形式通过发电、消费、转
让或销售来参与能源市场的权利[4]。一揽子计划中有两份极为重要的文
[(EU) 2018/2001]》,另一个是
修订后的《内部电力市场指[(EU) 2019/944]》。《可再生能源指令》
定义了可再生能源产销者和可再生能源社区的作用,其主要着眼点在
于可再生能源。它进一步规定,这一角色可以通过可再生能源购电协
议、电力供应商和点对点交易等方式来实现。该文件强调,不得将可
再生能源产销者和社区置于低于大型市场参与者的劣势地位。而《内
部电力市场指令》则更强调电力,鼓励公民以个人或公民能源社区的
身份参与电力市场。这些参与可以通过需求响应和储能来为系统提供
灵活性服务。既然这些指令已被欧盟议会和理事会联合通过,欧盟成
员国就有义务将其纳入本国立法。
1:欧盟P2P电力市场的主要政策
来源:
Uhde (2022)
P2P
欧盟有许多P2P电力市场的研究和试点项目,但具体数量难以统计,因
为它们不仅包括欧盟资助的试点项目,还包括一些私人倡议。在欧盟
委员会的BRIDGE计划中,Horizon 2020资助下的智能电网、储能、能
源岛和数字化领域的项目均被记录在案,以促进项目之间的信息交流
和最佳实践。该计划共包括90个项目(含58个在建项目),其中只有
一部分是P2P电力市场项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BRIDGE 2021年版手
册对这些项目进行了全面概述[5]
2022420日,能源社区知识库Energy Communities
Repository[6])启动。该项目将为欧盟的能源社区提供24个月的支持,
并收集最佳实践。该知识库将由Energy CitiesREScoopFEDARENE
组成的财团实施。例如,Horizon 2020COME RES项目正在为九个欧
盟成员国的可再生能源合作社开发和测试新的商业模式提供支持。可
以看出,欧盟的重点是促进公民相关的倡议,而P2P电力市场只是社区
能源管理的众多可选方案之一。有许多不同的商业模式和市场机制正
在地方性社区进行测试。
案例研究
1
:德国
Landau
微电网项目
德国的首批本地P2P 电力市场项目之一是由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KIT)与当地能源供应商Energie Südwest AG和软件开发商Selfbits
GmbH施的Landau微电网项目(LAMP[7]。在该试点项目
西Landau Lazarettgarten20
够相互交易当地生产的可再生电力。参与者可根据价格偏好,通过平
台上的自动化软件代理进行交易。参与者可以深入了解他们的用电量
和发电数据,这些数据通过支持区块链的智能电表收集并通过移动应
用程序传输。该项目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智能电表和移动设备,以便他
们可以免费使用该应用程序。如果P2P市场价格低于实际电价,市场参
与者将获得反映其所节省的电力成本的信用值。如果P2P市场价格上涨
高于实际电价,能源供应商Energie Südwest AG[8]
而,值得注意的是,一旦面临实际亏损的风险,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很
可能会偏离试点中观察到的情形。
2Landau微电网项目
Mengelkamp (2019)
虽然中国法规中没有明确使用“P2P电力市场一词,但国家能源局和发
改委在2016年至2019年期间发布的多项政策都反映了这一概念[9](政策
概述见表2)。第一阶段政策(2016-2017年)侧重于能源互联网
下的市场化交易,即能源行业与互联网的互联互通,而第二阶段政策
2017-2019)则侧重于分布式能源的市场化整合。2017年国家能源局
发布的《关于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的通知》中,公布了分
布式能源交易的三种机制:直接交易、委托代售和向电网销售。虽然
第二种机制委托电网企业代表分布式能源发电项目进行电力交易,第
三种机制基本上代表以固定电价向电网出售电力,但第一种直接交
机制为不同P2P市场机制的设计留出了空间。因此,除了集中拍卖
之外,分布式多方双边交易也是一种选择。
2:中国P2P电力市场的主要政策
Uhde & Malima (2020)
Uhde (2022)
P2P
2019年,中国国家发改委公布了26家分布式能源市场试点项目名单。
这些试点项目大都位于分布式能源产能占比较大的省份,其中约一半
的试点项目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10]。关于这些试点项
目,除了市场能源结构以外能找到的信息并不多。
案例研究
2
:鹤壁分布式交易试点
位于河南省鹤壁市宝山工业园区的鹤壁分布式交易项目是入选的26
[11],由北控清洁能源集团负责实施。
2020年前共规划了总容量为220兆瓦的分布式能源,其中分布式光伏70
兆瓦,分布式风电150兆瓦,配套储能30兆瓦时。平台交易将使用
接交易方式进行,交易结算通过省级电力交易平台进行。
3:宝山工业园区电网示意图
北控清洁能源集团(
2019
该项目中,市场参与者分别是分布式能源发电项目单位(卖方)和
附近的电力消费者(买方)。太阳能和风电系统分布在一个相对较大
15块土地。电网企业控制电力传输并
收取由此产生的过网。与以居民消费者为中心的欧洲P2P电力市场
目的消费者是工业和水泥企[12]。也许有
可能会争辩说,这个项目应该被称为企业对企业(B2B)市场,而不是
P2P市场。然而,与此相反,需要提醒的是,工业消费者参与电力交易
并非是其原有的核心业务。
P2P
除了这已宣布的26个试点项目外,一些初创企业还正在努力将P2P电力
交易这一概念付诸实践。其中一家极具潜力的中国公司是Energo
Labs,这是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初创企业,主要专注于东南亚市场,
P2P、机器对机器和车辆对微电网交易构建基于区块链的平台。该公
一是的德微电[13]
个基于区块链的P2P电力市场项目中,电力在大学建筑之间进行交易。
然而,由于市场参与者数量较少(仅有两栋楼),交易并不是特别有
效。如今,Energo Labs网站已无法访问,社交媒体帐户自2018年以来
就没有继续更新,也没有关于新项目的报告。该公司的一位前员工告
诉我们,中国的项目只进展到了规划阶段,还没有到实施阶段。
先,缺乏对新交易模式的监管。目前的法规跟不上,甚至可能阻碍人
工智能、区块链、电表后端能源平衡等新技术的使用。其次,监管环
境也极其复杂。要获得试点项目的批准,或是引入新的技术和商业模
式,还有许多障碍需要克服。
除了监管障碍外,为中国P2P电力市场寻找经济可行的商业模式也很困
难。大量的电力补贴导致私人消费者的用电价格非常低。此外,城市
中密集的高层建筑几乎没有为可再生能源装置留下任何空间。一个可
行的应用领域可能是工业园区中商业和工业消费者之间的可再生能源
交易。中国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初期报告显示,企业愿意为绿色电力支
付比煤电价格高出8%-13%的溢价[14]。这可能会引起那些想要实现其供
应链脱碳的跨国公司的兴趣。或许还有其他的一些服务,消费者愿意
为之支付更多的费用。例如,P2P电力市场或许可以用来确保某些特别
关键流程的可靠能源供应,或是用来保障电动汽车的优先充电。为中
P2P电力市场寻找合适的目标群体和合适的商业模式还需要发挥更多
的创造力。
P2P电力市场是一种有助于为消费者赋能、促进分布式能源资源的本地
整合以及通过时变电价创造灵活性的手段。世界各地的试点项目正在
测试这些概念,新的商业模式也层出不穷。然而P2P电力市场是未来
在地方层面组织电力分配的有效模式吗?到目前为止,由于监管障碍
以及受到公用事业和电网运营商市场力的影响,P2P电力市场在扩充规
模扩方面一直阻力重重。本地平衡仍存在困难,网络运营商与P2P
项目开发商之间的协调问题也亟待厘清。此外,虽然去中心化的组织
降低了许多领域的风险,但如果建设新的基础设施,投资者的风险就
会增加:市场参与者需要首先看到这个想法的优势,然后长期坚持下
去。试点项目结束后P2P电力市场模式是否会流行开来,还有待时间
的检验。
/ Helena Uhde
ECECP青年研究生学者,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
2
Facebook
的数据中心如何为
1.2
万户家庭供热,玛尔丽斯堡
Marselisborg
)污水处理厂又是如何华丽转型成为净能源生产商的
司(
Danfoss
)分享了其在这两个
备受瞩目的创新能效项目中的宝贵经验。丹佛斯中国区副总裁车巍认
为,这些项目表明,中欧两大经济体的密切合作有望给全球减排进程
做出重要贡献。
近年来,中国越来越关注能效问题,并认识到能效解决方案可以为
碳中和目标创造的价值。事实上,欧盟在数据中心、污水处
理和区域能源等方面有很多现成的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中国立即展开
行动,加快能效提升的步伐。
Facebook
Facebook欧登塞数据中心
图片来源
: Tech at Meta
Facebook的欧登塞数据中心园区于20199月开放,占地5万平方米。
之所以将地点选在欧登塞市是为了便于回收余热。欧登塞市的区域供
热系统由Fjernvarme Fyn A/S
造。
这一系统将区域供热系统中的水循环到Meta园区,在那里,水被传输
到屋顶并流经数据中心的冷却单元。在吸收了低温热源的热量后水又
被输送回当地的热泵设施,然后使用热泵进一步加热,使其温度适用
于区域供热系统中。
图片来源
: Tech at Meta
欧登塞据中园区年可服务产生热量回收1亿
,足以满足当1.2需求。这些热能被输送
到当地医院和周围社区的数千座其他建筑物。
这项技术每年可节约8,000万千瓦时的热能(2.88*10^149,827
煤),并减少24,500吨二氧化碳排放。该项目对欧登塞市在2025年前彻
底淘汰燃煤供暖的雄心规划来说是强有力的支持,比丹麦的国家目标
要提早5年。
使
能。热泵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它们是丹麦逐步淘汰煤炭和天然气供